澳門華人基督會簡史

傅秉駒

發布日期:2021年12月13日

 

一、香港華人基督會的起源

        1926年,澳洲基督會差派雷鵬先生及區光漢先生回中國,與趙學醫生計劃在廣州建立基址,開展國內福音工作。但當時因政局不穩,故先租用九龍深水埗茘枝角道128號作福音基地,同年7月17日舉行開幕禮,正式成立「香港華人基督會(以下簡稱「基督會」)。1927年,教會開設英語班、兒童義校及贈醫施藥等醫療服務,藉此傳揚福音。1928年5月,教會加入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1

 

二、澳門華人基督會的創立

        1985年,基督會成立差傳小組。2 1986年,基督會慶祝成立六十週年,並在4月份的執事會中議決將海外差傳事工小組發展為差傳事工委員會(以下簡稱「差委會」)。同年9月,差委會開始探討在澳門開展宣教工場,於是在12月21日至24日舉辦了澳門宣教營。營會在澳門基督教宣道堂舉行,並得到該堂的藍欽文牧師協助介紹澳門實況。3

 

        1987年,差委會為澳門福音事工舉辦了各類宣教活動,並撥款作為澳門植堂儲備金。同年7月,差委會以約六十五萬元購入關閘華大新邨第三街21號海南花園二座地下O舖,在該址建立教會,成為基督會差委會在境外開拓的首間教會。教會的購堂、裝修及購置傢俱等共費九十餘萬元。4 1988年8月,教會命名為「澳門華人基督會」(以下簡稱「華基會」)。這段期間,已離任基督會的黃乃倫牧師伉儷,因在澳門宣教而作出協助。5

 

        1989年6月1日,基督會宣教士施約瑟弟兄舉家遷至澳門,其差遣禮於6月10日在「中國信徒佈道會」舉行。6 施約瑟成為華基會第一位宣教士。7 堂址於同年6月19日正式啟用,啟用禮由袁海生牧師主禮,許道良牧師訓勉,執事會主席姬德康先生主持啟幕儀式,約一百六十多人參加。8 教會於同年12月6日以葡文名稱“Igreja de Cristo Chinesa de Macau”在澳門政府註冊。9

 

三、澳門華人基督會的發展

        1990年7月1日,因施弟兄計劃往南美洲宣教,基督會增聘周榮先生來華基會擔任宣教士。同年9月底,台山木屋區火災,教會隨即開放,讓無家可歸的災民暫作棲身之用。其後,教會得到基督會肢體捐助衣物,贈予其中三十七個家庭。同年12月23日,華基會開始在每主日晚上八時三十分舉行崇拜,平均有十五人出席。10

 

        1991年1月1日,基督會為周榮宣教士舉行差遣禮,11 其後讓周榮宣教士夫婦在華基會以睦鄰中心的形式開展社區接觸。12 於是二人在週間開辦小學生督課服務,同時也開辦座談會和晚會領人歸主。13 同年3月31日,教會的首次水禮有四位肢體受洗加入教會。而基督會有感華基會已達成植堂階段,便於同年6月購入台山建富新村安富閣一單位作為宣教士宿舍,以籌劃更長遠的澳門宣教事工。14 同月下旬,施弟兄完成澳門聖經學院(以下簡稱「澳聖」)基督教事工文憑課程,15 基督會印證他們一家的宣教計劃後便作差遣,並於6月29日舉行歡送會。7月1日,施弟兄舉家移民美國三藩市,接受新的宣教訓練,為前往墨西哥宣教作出預備。16

 

        1992年3月29日,華基會舉行第二屆水禮,有三位肢體受洗加入教會。教會亦於同年舉辦短宣活動、青少年佈道會、門徒訓練、暑期聖經班等,12月更收到香港的舊玩具共十箱,供兒童團契之用。17 1993年1月,華基會得到澳聖洪雪良院長擔任義務顧問,負責督導及協助拓展澳門事工。同年,澳聖一年級學生蘇德輝弟兄到華基會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同年12月26日,教會舉行第三屆水禮,再有兩位肢體受洗加入教會。18

 

        1994年1月,周榮宣教士夫婦開展查經祈禱會,同時亦開始到澳門培正中學教導聖經科,教會便聘請賴銘能弟兄為助理幹事。同年12月初,周榮宣教士夫婦蒙神引領到澳門工業福音團契事奉,離任華基會。之後,教會便邀請澳門其他堂會及基督會何文田堂的傳道同工擔任主日崇拜講員。19

 

        1995年,華基會獲歐陽效鴻牧師擔任義務顧問,協助推展澳門事工。同年4月,羅淑英姊妹、彭要彩姊妹、何韋琳姊妹擔任華基會事工負責人,負責統籌及協調各項事工,當時羅姊妹正於澳聖進修神學。同年11月至12月,澳聖校友陳宇光先生帶領兩位該校的神學生葉巧平姊妹及洪清照弟兄到教會作三福佈道實習,引領中學生決志歸主,令教會在沒有宣教士期間,仍得以繼續各項聚會。

 

        1996年1月至5月,教會聘請羅淑英姊妹為全職宣教士,羅姊妹同時以部分時間繼續修讀澳聖神學課程。同年,教會邀請陳宇光先生擔任義務顧問,特別協助推展中學生福音工作。4月13日,教會舉行第四屆水禮,有三位肢體受洗加入教會。5月27日,羅姊妹於澳聖以基礎神學文憑畢業,其後正式全時間投入華基會事奉,20 主要接觸婦女和少年學生。21

 

        1997年8月,陳宇光先生受教會聘請為半職宣教士,1998年轉任為全職宣教士,華基會的工作便由兩位宣教士分擔。同年4月5日,教會舉行第五屆水禮,有三位肢體受洗加入教會。同日華基會召開首屆會員大會,推選監事會及理事會人選以管理會務。同年5月,羅淑英宣教士蒙神引領,前往美國及墨西哥邊境進修及宣教,教會事務便由陳宇光宣教士獨力承擔。22

 

        2002年10月,教會聘請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的鄧雲青姑娘為傳道。23 2005年,教會草擬修改教會章程。2006年,教會按立陳宇光宣教士為牧師,以及通過修改章程,並加入中文名稱「澳門華人基督會」及英文名稱“The Macau Chinese Church of Christ”,24 並且刊登憲報。25

 

        2008年,主日崇拜平均約二十五人出席。26 陳宇光牧師因赴美深造,於8月離職,牧養便由鄧雲青姑娘一力承擔。同年9月,建道神學院神學生梁細珠姑娘開始逢星期六、日來華基會實習至翌年8月。27 2009年6月14日,華基會舉行二十週年會慶,感恩崇拜約有一百二十人出席,教會並於當天下午舉行港、澳華人基督會足球友誼賽。同年,教會根據社團章程將「堂委」改稱為「理事」。28 2009年至2012年間,教會舉辦了不同聚會作佈道及牧養,包括成人聖經班、詩班往港聖樂交流、暑期兒童聖經班、青年音樂營、化妝班、情緒講座等。29

 

四、澳門華人基督會的自立

        2012年,基督會理事會討論若有堂會自立,便需要符合以下條件,包括:「會籍人數達五十人、聚會人數達四十人,有財務報表、傳道同工和自治章則等」。30 2014年3月,廖卓堅牧師加入華基會事奉。同年6月22日,華基會舉行二十五週年會慶,感恩崇拜約有一百零三人出席。該年崇拜人數平均五十人。2015年2月,鄧雲青傳道離任。31 到這階段,華基會的會友人數和出席人數這兩項已經達到自立要求。32 同年5月,教會召開會友大會及理事會改選,九位理事中選出五位由澳門會友擔任;33 華基會更在該年夏天開始為自養祈禱。同年10月,理事會議決提請差委會由2016年4月開始,終止對華基會的經濟補助,讓澳門的開支由澳門會友完全承擔。這是邁向成熟、會友學習承擔責任的第一步。34 2016年,理事會成員由九人減為七人,其中五位理事由澳門會友擔任。35 同年,共有十一人參加了基督會所組織的曼谷、泰北短宣,並在粵西的農村教會服侍。36

 

        2017年1月至6月,繼續有澳聖神學生到華基會實習,同時亦有差會派遣候任宣教士到教會作牧會實習。37 2017年,教會的奉獻收入已足夠日常開支,於是向差委會提出不用撥款支持,但仍需借用堂址。38 同年12月,教會的主日崇拜開始增設普通話即時傳譯。39 2018年,理、監事會職員改選,選出澳門會友擔任理事會主席。同年,教會的主日崇拜改為上午十時,並且閣樓增設育嬰室。40

 

        2019年6月30日,華基會舉辦三十週年會慶,早上的感恩崇拜約有一百二十三人出席。該年共有三位肢體受洗加入教會,崇拜人數平均五十三人。2020年1月,理事會和監事會職員進行改選及補選,來填補香港長執退出的理監事空缺,全體理、監事皆由澳門會友擔任,華基會開始自養自治及正式自立。41

 

        近年,澳門就業市場開放,青年就業工作壓力增加,學生的功課壓力亦有增無減。故此,雖然華基會自從經濟獨立後,伉儷人數有所增加,但中學生人數卻減少了。而自2020年起,因著新冠病毒疫情在澳門爆發,教會的聚會受到影響,原定的事工計劃亦未能進行。為了加強會友關顧及教會發展的需要,教會於2021年與中華傳道會澳門堂合辦為期十週的個人關顧佈道訓練。教會亦將於2022年起,在讀經和小組聚會中注入基要真理和基督教倫理等課題,讓信徒得到更好的裝備,共同建立教會。42

 

        華基會歷任教牧同工:

事奉年份 姓名 備註
1989.6-1991.6 施約瑟宣教士 舉家移民美國三藩市

預備往墨西哥宣教

1990.7-1994.11 周榮宣教士夫婦 往澳門工業福音團契繼續事奉
1993 洪雪良牧師 義務顧問
1995 歐陽效鴻牧師 義務顧問
1996-1998.5 羅淑英宣教士 往美國及墨西哥進修和宣教
1996-1997.7

1997.8-1998

1998-2008.8

 

陳宇光牧師 1996-1997年為義務顧問

1997-1998年為半職宣教士

2006年受按立為牧師

2008年赴美深造

2002.10-2015.2 鄧雲青姑娘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

休假及在香港進修

2014.3至今 廖卓堅牧師

 

註釋:

1. 蔡耀昌:〈香港華人基督會簡介〉,〈https://www.hkccc.org.hk/our_history.php〉(2020年3月12日下載)。

2.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3. 林福存:〈同心合意‧興旺福音〉,《澳門華人基督會十週年感恩記念特刊》(澳門:澳門華人基督會,1999),頁6。

4. 蔡耀昌:〈香港華人基督會簡介〉。

5. 林福存:〈同心合意‧興旺福音〉,頁8。

6. 同上,頁9。

7. 吳振忠:〈澳門十年感恩不盡〉,《澳門華人基督會十週年感恩記念特刊》(澳門:澳門華人基督會,1999),頁17。

8. 蔡耀昌:〈香港華人基督會簡介〉。

9.〈澳門華人基督會〉,《公報》編號:2,第二組(1990年1月8日),〈https://bo.io.gov.mo/bo/i/90/02/anotariais_cn.asp#92〉(2020年3月16日下載)。

10. 林福存:〈同心合意‧興旺福音〉,頁9-10。

11. 同上。

12. 吳振忠:〈澳門十年感恩不盡〉,《澳門華人基督會十週年感恩記念特刊》(澳門:澳門華人基督會,1999),頁17。

13. 周榮:〈難忘的事奉〉,《澳門華人基督會十週年感恩記念特刊》(澳門:澳門華人基督會,1999),頁35。

14. 購堂小組成員包括江惠廉、胡炳忠、林福存、黃振熹、吳振忠;林福存:〈同心合意‧興旺福音〉,頁10。

15. 鄞穎翹:〈附錄二:歷屆畢業生名單〉,《松山燈影:澳門聖經學院史(1982-2017)》(澳門:澳門聖經學院,2017),頁181。

16. 何韋琳:〈獻堂禮後大事小記〉,《澳門華人基督會十週年感恩記念特刊》(澳門:澳門華人基督會,1999),頁11。

17. 同上,頁11-12。

18. 同上。

19. 同上,頁12-13。

20. 同上,頁13-14。

21. 吳振忠:〈澳門十年感恩不盡〉,頁17。

22. 何韋琳:〈獻堂禮後大事小記〉,頁15-16。

23. 資料由鄧雲青提供。

24.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25.〈澳門華人基督會〉,《公報》編號:35,第二組(2006年8月30日),〈https://bo.io.gov.mo/bo/ii/2006/35/anotariais_cn.asp#784〉(2020年3月16日下載)。

26.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27. 蔡耀昌:〈香港華人基督會簡介〉。

28.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29. 同上。

30. 廖卓堅:〈澳門華人基督會的自養計劃〉,《香港華人基督會‧第三十一屆差傳年會》(香港:香港華人基督會差傳事工委員會,2016),頁7。

31.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32. 廖卓堅:〈澳門華人基督會的自養計劃〉,頁7。

33.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34. 廖卓堅:〈澳門華人基督會的自養計劃〉,頁7。

35.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36. 廖卓堅:〈同心見證主恩〉,頁7。

37. 同上。

38.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39. 廖卓堅:〈同心見證主恩〉,頁7。

40.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

41. 資料由廖卓堅提供;及廖卓堅:〈澳門教會疫境傳真〉,《香港華人基督會‧第三十六屆差傳年會》(香港:香港華人基督會差傳事工委員會,2021),頁9。

42. 廖卓堅:〈同心見證主恩〉,頁7;及廖卓堅:〈澳門教會疫境傳真〉,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