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秉駒
發布日期:2020年12月6日
一、香港大埔浸信會歷史(澳門堂的母會)
為配合因中國內地解放後而驟增的人口,九龍城浸信會於1953年2月22日在大埔廣福道56號開設基址,並以基址所在地區立名為「大埔浸信會」。教會得到梅國芳牧師及西教士畢路得(Ruth Pettigrew)姑娘的協助,並聘請彭學騰傳道為主任傳道,在大埔展開各項福音事工,當時教會聚會人數約三十多人。1
隨後,福音得以廣傳,得救人數逐年遞增,於是教會在1956年7月組成籌建新堂委員會。在各人的努力下,安富道地段的新堂終於在1958年12月26日落成啟用,並於1959年在該地段開辦幼稚園,藉此拓展學生家長福音事工。2 其後因為地方再度不敷使用,教會在1970年購買香港新界大埔墟鄉事會坊32-38號,並在三年後落成使用至今。3
二、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的起源
2008年,澳門培正中學(以下簡稱「培正」)有意在校內提供一個讓師生崇拜的地方,並加強對學生、家長以及校友的福音事工,於是便在校內開始了主日崇拜。為牧養弟兄姊妹,香港大埔浸信會於2009年差派譚日旭執事和陳英偉弟兄每月到培正帶領查經。4 感恩崇拜於同年9月5日在培正紀念大樓H座宗教室舉行。5
2010年1月9日下午,培正校監羅永祥博士與香港大埔浸信會執事會主席余偉榮執事簽訂「堂校合作協議書」,成立「堂校合作委員會」,促進堂校合作事宜。培正校監出任委員會主席,並由雙方各派三名代表為委員,校內教會則由香港大埔浸信會派員帶領。6 當年擔任培正基督教教育處主任的王大為牧師,亦在場見證了簽約儀式。「大埔浸信會澳門堂」(以下簡稱「埔浸」)在當天正式成立,並舉辦首屆浸禮,有五位新葡受浸加入教會。7
三、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的建立
2010年1月,香港大埔浸信會差派陳天生傳道來澳,任職堂主任,負責開基工作。8 陳傳道自2001年在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以下簡稱「浸神」)畢業後投入牧會工作,並於2006年加入香港大埔浸信會事奉。2010年6月20日,香港大埔浸信會正式為陳天生、羅翠珊宣教士夫婦舉行差遣禮,羅傳道遂於同年7月1日來澳履新,協助丈夫。9 在正式差派前,她也有部分時間來澳事奉。10 羅傳道在2001年完成浸神道學碩士課程後,開始加入香港大埔浸信會事奉。同年年底,她與陳天生結婚。她主要負責青年事工,是青年部顧問,並擔任青年團契的導師。此外她也擔任聯誼部的顧問,以及精神病康復小組導師。11
陳天生傳道夫婦舉家搬到澳門定居後,兩個兒子都轉到培正幼稚園唸書。12 2010年9月11日,埔浸在培正宗教室舉行開基感恩崇拜,當天出席人數約一百二十人。13 陳傳道夫婦上任後積極聯絡培正學校家長、老師及學生,亦聯繫及探訪學校附近的居民,他們默默耕耘的事奉,為埔浸奠立了良好的基礎。14
陳傳道夫婦在埔浸開基期間進行了三次浸禮,還開辦了暑期聖經班、職青團契、福音主日等。2012年8月12日,陳傳道受香港大埔浸信會按立為牧師。15 羅傳道在埔浸事奉至2013年7月1日離職返港,同時劉惠蓮博士開始擔任埔浸的義務堂主任。16 2014年1月1日,教會成立兩年一任的第一屆教會職員會。同年3月29日,劉博士正式履新為堂主任。同年6月28日,教會歡送陳天生牧師夫婦返回香港大埔浸信會繼續事奉。17
四、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的成長
劉博士接任後致力拓展學生及家長的福音工作,並為教會建立了一套行政架構,加強了教會內外的接觸及成長。18 2014-15年間,埔浸更開拓了中學生事工、Awana Clubs、Kimochis兒童天地、姊妹小組、主日學、門訓,以及更新了職青團契和福音預工班等。此外,教會也成為了查經班Bible Study Fellowship(簡稱“BSF”)及中國神學研究院「生命之道」課程的接待教會。19
2015年6月24日,教會聘請郭家駿弟兄為福音幹事,郭弟兄事奉至同年9月30日離任。2016年3月1日,林宇軒弟兄上任為福音幹事,至2020年6月離職。20 2016年9月1日,教會聘請曾在埔浸實習,並於澳門聖經學院完成基督教事工高級文憑的畢業生張寶玲姑娘擔任牧養幹事。2017年8月,朱英儀姑娘成為教會的義務傳道,負責幼兒事工。21 2018年7月1日,教會聘請在澳門土生土長並於香港浸神道學碩士畢業的陳偉明為傳道。22 劉博士於2019年3月31日離任返回加拿大繼續事奉,繼而由陳傳道接任基址主任。同年10月,陳傳道的妻子葉濬思傳道加入埔浸的事奉行列。23
五、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的展望
一直以來,埔浸強調以團契生活作為教會牧養的主軸,藉門徒訓練建立教會領袖,並鼓勵弟兄姊妹踐行關係佈道,使他們成為得人漁夫,並一同配搭事奉,以建立有影響力的教會為共同目標。今後,堂主任陳傳道更祈盼弟兄姊妹學習從屬天的眼光看教會,讓教會群體活出神國的價值及愛神愛人的生活見證,從而吸引人認識主、歸向主,並向世界彰顯神的榮耀!24
大埔浸信會澳門堂歷任教牧同工:25
事奉年份 | 姓 名 | 備 註 |
2010.1-2014.6 | 陳天生牧師 | 2012受按立為牧師
2014返回母會事奉 |
2010.7-2013.6 | 羅翠珊傳道 | |
2013.7-2019.3 | 劉惠蓮博士 | 2013.7-2014.7為義務基址主任
其後為基址主任 |
2017.8至今 | 朱英儀姑娘 | 義務傳道 |
2018.7至今 | 陳偉明傳道 | 基址主任 |
2019.10至今 | 葉濬思傳道 |
註釋:
1.〈埔浸歷史〉,〈https://www.taipobc.org.hk/?p=history〉(2019年5月26日下載)。
2. 同上。
3. 同上。
4. 劉天亮:〈澳門堂同工及職員會〉,《全是主恩典:大埔浸信會澳門堂10週年特刊》(澳門:大埔浸信會澳門堂,2020),頁15。
5.〈宗教室啟用感恩崇拜〉,〈http://home.puiching.edu.mo/cem/? action-viewnews-itemid-147〉(2021年10月9日下載)。
6.〈澳門培正堂校合作 創立教會首屆浸禮〉,《時代月報》第151期(2010年2月),頁4;及〈堂校合作協議書〉,〈http://home.puiching.edu.mo/cem/?action-viewnews-itemid-83〉(2021年10月9日下載)。
7.〈澳門培正堂校合作 創立教會首屆浸禮〉,頁4。
8.〈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簡史〉,《澳門浸信聯會50週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浸信會聯會,2017),頁55。
9.〈2010年度大事摘記〉,《傳揚基督愛 迎向80年:香港浸信會聯會八十周年紀念特刊》(香港:香港浸信會聯會,2018),頁27。
10. 王慧蓮:〈以馬內利組〉,《基督教愛協團契2007-2008年報》(香港:基督教愛協團契,2009),頁23。
11.〈訪羅翠珊傳道:很充實的五年〉,《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訊》2006年4月,頁7-8。
12. 曾加石:〈大埔浸信會代表〉,《全是主恩典:大埔浸信會澳門堂10週年特刊》(澳門:大埔浸信會澳門堂,2020),頁8。
13.〈埔浸澳門堂開基禮〉,〈http://home.puiching.edu.mo/cem/? action-viewnews-itemid-182〉(2021年10月9日下載)。
14. 曾加石:〈大埔浸信會代表〉,頁8。
15.〈大埔浸信會按立牧師典禮〉,《時代論壇》2012年8月1日,〈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73740&Pid=2&Version=1301&Cid=583&Charset=big5_hkscs〉(2019年5月31日下載);及〈大埔浸信會按立牧師典禮〉,《基督教週報》第2502 期(2012年8月5日),〈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2/ta2018132.htm〉(2019年5月31日下載)。
16.〈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簡史〉,頁55。
17. 同上,頁56。
18. 陳偉明、葉濬思:〈澳門堂同工及職員會〉,《全是主恩典:大埔浸信會澳門堂10週年特刊》(澳門:大埔浸信會澳門堂,2020),頁12。
19. 劉惠蓮:〈大埔浸信會澳門堂〉,《澳門浸信會聯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1965-2015》(澳門:澳門浸信會聯會,2017),頁59-60。
20.〈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簡史〉,頁55-57;及資料由陳偉明提供。
21. 張寶玲:〈澳門堂同工及職員會〉,《全是主恩典:大埔浸信會澳門堂10週年特刊》(澳門:大埔浸信會澳門堂,2020),頁14;及朱英儀:〈兒童及青少年事工〉,《全是主恩典:大埔浸信會澳門堂10週年特刊》(澳門:大埔浸信會澳門堂,2020),頁20。
22. 譚日旭:〈大埔浸信會代表〉,《全是主恩典:大埔浸信會澳門堂10週年特刊》(澳門:大埔浸信會澳門堂,2020),頁9。
23. 資料由陳偉明提供。
24. 陳偉明訪談紀錄,2021年10月22日。
25.〈大埔浸信會澳門堂簡史〉,頁55-57;及資料由陳偉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