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學問

楊懷恩代院長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

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孩提時代念的詩,至今仍然記得。箇中的道理,至今仍在玩味。如何問得巧?怎樣是問得笨?應屬人生智慧的問題。近年讀聖經,發現聖經敘事中的人物對話,問句很多。

       

        腓利與埃塞俄比亞太監之間的對話(徒八26-39),就完全以問句形式出現。全段經文共五個問句。先是腓利一問,後是太監三問。中間引述的舊約經文另含一問,在此按下不表。腓利問:你所念的你明白嗎(v.30)?太監回應: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v.31)?。於是太監請腓利上車,向他討教。原來他正在讀聖經,遇到疑難。他問腓利的釋經問題,一針見血: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v.33)?這裏說的先知,就是他正在讀的以賽亞先知書。腓利順勢按照經文傳講耶穌。太監得聞福音後,正好路過有水,於是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v.37)?

         

        見他們這樣以問句交談,或者也能啟發我們學習發問的藝術。

 

 

你所念的你明白嗎(v.30)?

       

          腓利以此問題成功搭訕。搭訕要成功,必須談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腓利被主引領,在往加沙路上靠近一外國車隊,聽見車上陌生人在讀以賽亞書。他心想對方可能讀不明白,直接問他,果然一擊即中。這小小的問題,隱含著對人的觀察,和自身的把握。

       

         「你所念的」就是對方興致之所在。這黑人遠道而來,在耶路撒冷做完禮拜,回程路上還讀經不歇,分明是嚮往真道但意猶未足。外國人讀猶太經典,語言文化難免有隔閡。況且耶路撒冷的拉比囿於傳統,也不明白經文中有關基督的奧祕。這慕道者分明就是上帝安排的談道對象了。

       

        「你明白嗎」是釐清事實的問題。既確認對方的需要,亦誘導對方正視自己的需要。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九12)。只有知道自己有需要的人才會尋求幫助。「你明白嗎」也暗示「我可以幫你明白」。對方一點就明,立即停車就教。

 

 

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v.31)?

       

        這位朋友確是不明白!他認了。這人是個太監,也是個大官(v.27)。太監可能暗暗自卑,大官卻可以很高傲。無論是驕傲還是自卑,為了面子很多人不懂裝懂。越不明白,越不能讓人說我不明白。尋道者不能如此。承認不懂並不丟人,不懂而不認反會切斷了求學和成長之路。人要承認自己的有限和無知,卻不要認命!

       

         這太監努力過,他知道自己的限制,曉得要把握學道的機會。朝聖之路走過了,渴慕真道的心依舊不滿足。生命之道唯有在摩西和眾先知留下的聖經中尋索。「沒人指教怎能明白」不是他虛應腓利的藉口,也不是他為自己無知的開脫,而是他無奈的嘆息。茫茫曠野,孜孜讀經之際,這猶太人憑空出現,問讀經明白與否。難道他不是上天派來的嗎?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趕快請先生上來指點迷津。

 

 

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v.33)?

       

        太監問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釋經問題。他當時正在讀的是以賽亞書五十三章。直到今日,「僕人之歌」中的僕人是誰,仍是釋讀以賽亞書的重要課題。深入研讀後的提問與隨口提問是有分別的,這太監認真研經,發現到問題關鍵的所在。他所問的切中要害。

         

        但這也不單純是學術研究的問題,而是心靈歸依的生命問題。以賽亞書談到外邦人,更談到太監(賽五十六3-5),呼籲乾渴的人尋找耶和華(賽五十五1,6)。這埃塞俄比亞太監正是這樣心靈乾渴的人。他盼望認識耶和華的義僕,得稱為義(賽五十三11)。

       

       「這話是指著誰?」這是尋道的問題。問的時候,他彷彿已經定意要跟隨那一位。腓利順著他的提問,按照聖經傳講耶穌,他就欣然接受。因為聖靈早已預備好他的心。

 

 

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v.37)?

           

         這太監不愧是做大事的人。既尋得真道,就立即以行動回應。路過有水的地方,就抓緊機會受洗。「有什麼妨礙」只是形式上的問句,並非真實的問題。這是「修辭性問題」(rhetorical question),意思就是「沒有妨礙」,他要受洗。

       

        當機立斷的行動實踐,實在非常重要。洗禮完成,腓利竟然憑空消失。他這一趟的任務已經完成,這埃塞俄比亞太監已從他得聞主的福音,又受洗歸入主的名下。雖然見不著腓利,卻已能欣然踏上歸家之路(v.39)。

       

        四個問題,編織成第一個外邦人生命更新變化的故事。聖經還有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和問題,留待有心尋道的人去學,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