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督教協基會活泉堂簡史

傅秉駒

發布日期:2021年6月21日

 

一、美國基督教協基會簡史

        基督教協基會於十八世紀中葉的美國復興運動時期興起,當時有很多教會受到拘謹的形式主義所困擾,於是一些熱心於福音工作的教會領袖不斷努力地祈禱,祈求上帝復興教會。1

 

        1767年5月10日,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爾的摩(Baltimore)牧會的改革宗牧師奧圖賓(Philip William Otterbein),與門諾會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Lancaster)地區的監督伯麥(Martin Boehm),在賓州東南部一個穀倉舉行的聚會相遇,那天是聖靈降臨節的主日(復活節後第七個主日)。2 奧圖賓聽到伯麥的講道大為感動,並在講道後立即與伯麥擁抱,大聲地說:「我們是弟兄!」隨後基督教協基會在他們二人的合力帶領下漸漸建立起來,而宗派的英文名字 “Church of the United Brethren in Christ” 的逐字翻譯,就是「在基督裡合一的弟兄的教會」。3

 

二、協基會活泉堂的成立

        1986年,美國總會差遣貝腓力(Philip Burkett)牧師和費路加(Luke Fetters)牧師兩對夫婦前來澳門宣教,成為協基會第一隊差派來澳門的宣教士。4 貝牧師在澳門事奉至1990年離開,而費牧師則事奉至1997年。1987年12月,香港協基會差派宣教士陸炳光夫婦、陳宇光先生前往澳門。5 1988年,美國及香港協基會合作成立澳門基督教協基會活泉堂(以下簡稱「活泉堂」)及「英語文化交流中心」(English Language Program,簡稱 “ELP”)。6 活泉堂於1988年1月1日正式成立,教會於當日上午11:00在會址(荷蘭園正街21號華達大廈2樓)舉行感恩聚會,並在晚上7:30舉行「元旦綜合晚會」。7 活泉堂於1989年購入新堂(即現址澳門俾利喇街12號恆富大廈1樓A座),並聘請陳宇光宣教士為傳道人,陳宇光事奉至1994年離任。9

 

三、協基會活泉堂的成長過程

        1990年5月,活泉堂由荷蘭園搬至新堂,同年8月舉行第一屆浸禮。1992年12月,教會第一次到街頭報佳音。1993年5月,陳宇光宣教士畢業於澳門聖經學院。同年8月,教會與「忠僕號」短宣隊合作暑期福音事工。10 1994年1月,活泉堂選出第一屆值理會。11 4月,教會首次在堂址舉行浸禮(使用兒童水池)。5月,黃嘉儀姑娘畢業於澳門聖經學院,後於6月加入活泉堂全職事奉。同年,黃姑娘開始在澳門培正中學擔任聖經老師,直至2020年。

 

        1994年6月,教會首次組織短宣隊到泰國北部短宣。同年9月,宋玉英姑娘入讀澳門聖經學院。12月,教會參與首年於大三巴牌坊舉行的「歡樂佳音平安夜」綜合晚會。1995年4月,基督教協基會在澳門的第二間堂會「活道堂」成立,並舉行首次崇拜,當時的會址位於風順堂街12號風順堂大廈地下D座。同年12月,活道堂舉行首屆浸禮。12

 

        1996年6月,活泉堂首次與聖約教會堅中堂合作暑期福音工作。同年12月,會堂內的浸池建成,並首次在新浸池舉行浸禮。1997年5月,鮑偉達(Rhett Butler)牧師一家來到澳門事奉,直至1998年離開。1997年6月,教會舉行第一次中學生福音營,7月與本地數間教會及機構合作第一隊福音特攻隊。1998年1月,教會舉行十週年堂慶及首次嬰兒奉獻禮,5月宋玉英姑娘畢業於澳門聖經學院,8月教會參與香港協基會泰、緬短宣隊,合共十六人參與。8月28日至30日,教會參與首屆在議事亭前地舉行的「澳門基督教文化節」。13 同年9月,宋玉英姑娘於活道堂開始全時間事奉。1999年6月,會友鄧雲青姊妹入讀新加坡神學院,並於2002年5月畢業。14

 

         2000年1月,教會會眾一同前往香港,參加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辦的堂會青少年事工研討會。15 2001年1月,ELP搬離活泉堂並遷往氹仔,16 氹仔英語文化交流中心於2月20日開幕。17 同年4月,活泉堂開始與ELP合辦佈道活動。2002年3月,活道堂舉行新堂獻堂禮,18 新堂位於澳門鵝眉街5-E號地舖A座;19 活道堂此後在該址聚會,至2007年10月31日教會因資源及人力不足正式停止運作。20 2002年9月,活泉堂參與「健康堂會」診斷及聯合堂會研習。21 2003年1月,活泉堂值理會改名為「執事會」。活泉堂製作十五週年音樂特輯「愛同行」,弟兄姊妹並且開始音樂創作,及參加音樂、話劇比賽。2004年,執事會確立教會「使命宣言」。2007年,教會製作及發行音樂專輯《The Moment》,並於9月14日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The Moment原創音樂CD音樂會」。22

 

        2009年,活泉堂在瘋堂十號創意園舉行二十一週年活動。2010年,教會第一次組織足球隊。同年,教會在會友大會上分享對外事工方向,內容包括澳門本地議題和國際視野等。23 2011年,活泉堂開始與「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sation)緬甸仰光分會計劃合作,進行兩地的交流。24 自2012年起,會眾開始自發參與一些關注社會的行動,例如政改諮詢、守護路環、組織公民門徒、反離補法、國際的環保比賽、天鴿風災後的義工、關心國內教會被迫害等等。25

 

四、協基會活泉堂的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合一、平衡、呼召;

使命宣言:在基督裡我們各盡其職,彼此相助;建立生命,建立教會;

事工理念:全人關顧,身心靈健康,人際健康;

多向支援:肢體間,教會與肢體間,社會性;

靈活變化:嘗試新方法,聚會要配合事奉對象;

心意更新:避免僵化,願意改革。26

 

活泉堂歷任教牧同工:

事奉年份 姓名 備註
1988-1990 貝腓力牧師
1988-1997 費路加牧師
1989-1994 陳宇光宣教士
1994至今 黃嘉儀傳道
1997-1998 鮑偉達牧師

 

註釋:

1.〈協基會簡史〉,《澳門基督教協基會15週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基督教協基會,2003),頁3。

2.〈美國協基會簡史回顧〉,〈http://www.cubc.org.hk/hq/b_UB.htm〉(2020年8月28日下載);及〈協基會簡史〉,《澳門基督教協基會15週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基督教協基會,2003),頁3。

3.〈美國協基會簡史回顧〉。

4.〈香港協基會簡史回顧〉,〈http://www.cubc.org.hk/hq/001.htm〉(2020年8月28日下載)。

5. 同上。

6.〈我們走過的歲月〉,《澳門基督教協基會15週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基督教協基會,2003),頁18-20。

7.〈協基會活泉堂今開幕 舉行「元旦綜合晚會」〉,《澳門日報》1988年1月1日,頁6。

8.〈香港協基會簡史回顧〉。

9.〈我們走過的歲月〉,頁19。

10. 同上,頁18。

11.〈澳門事‧活泉人〉,《活泉30(1988-2018):教會‧社會—澳門‧我們》(澳門:澳門基督教協基會活泉堂,2018),頁34。

12.〈我們走過的歲月〉,頁19。

13. 同上,頁19-20。

14. 同上,頁20-21。

15.〈澳門事‧活泉人〉,頁33。

16.〈我們走過的歲月〉,頁21。

17.〈香港協基會簡史回顧〉。

18.〈我們走過的歲月〉,頁21。

19.〈華人教會名錄〉,〈https://church.oursweb.net/church.php?pkey=821198〉(2020年8月28日下載)。

20. 資料由黃嘉儀提供。

21.〈我們走過的歲月〉,頁21。

22.〈澳門事‧活泉人〉,頁34-36。

23. 同上,頁38-39。

24. 林正尉:〈一個關心東南亞的澳門人:澳門也許跟緬甸一樣窮〉,《新生代》第135期(2017年6月),頁12-13。

25.〈澳門事‧活泉人〉,頁40-43。

26. 同上,頁35。